化工厂的臭味通常来源于挥发性有机物(VOCs)、硫化氢(H2S)、氨气(NH3)等污染物。针对不同臭气成分和浓度,需选择合适的除臭技术。以下是常见的化工厂除臭方式及其适用场景:
一、物理法除臭
1. 活性炭/沸石吸附
原理:利用活性炭或沸石的多孔结构吸附臭气分子。
适用:低浓度、小风量的VOCs、硫化物、氨气等。
特点:设备简单、成本低,但需定期更换吸附材料。
2. 高能离子/光催化氧化
原理:通过高压电离或紫外光激发催化剂(如TiO2),分解臭气为无害物质。
适用:办公室、车间等密闭空间的异味控制。
二、化学法除臭
1. 化学洗涤(喷淋塔)
原理:用酸碱液或氧化剂(如次氯酸钠、臭氧)喷淋,与臭气发生中和或氧化反应。
酸性气体(如NH?):用稀硫酸溶液吸收。
碱性气体(如H?S):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。
适用:水溶性臭气(H2S、NH3)、部分VOCs。
2. 臭氧氧化
原理:臭氧(O3)强氧化性分解恶臭物质,尤其对硫醇类、胺类有效。
注意:需控制臭氧残留量,避免二次污染。
三、生物法除臭
1. 生物滤池
原理:臭气通过微生物附着层(如土壤、堆肥),微生物降解污染物为CO2和H2O。
适用:中低浓度、易生物降解的臭气(如污水处理站废气)。
优点:运行成本低,无二次污染。
2. 生物滴滤塔
原理:臭气与循环液(含微生物)接触,污染物被液相吸收并降解。
适用:高浓度、复杂成分臭气(如化工合成废气)。
四、热力燃烧法
1. 直接燃烧(TO炉)
原理:高温(≥750℃)焚烧分解臭气,适合高浓度可燃性废气。
缺点:能耗高,需补充燃料。
2. 催化燃烧(CO炉)
原理:催化剂(如铂、钯)作用下,臭气在250~400℃低温氧化分解。
适用:含VOCs的臭气(与沸石转轮联用可处理大风量废气)。
五、组合工艺(推荐)
针对复杂臭气成分,常采用多技术联用:
示例流程:
```
[臭气收集] → [预处理(除尘、除湿)] → [化学洗涤(去除H2S/NH3)] → [沸石转轮浓缩] → [催化燃烧] → [达标排放]
```
选择依据
1. 臭气成分:
含硫/氮化合物 → 化学洗涤优先。
VOCs为主 → 吸附+燃烧法。
2. 浓度与风量:
低浓度大风量 → 沸石转轮+催化燃烧。
高浓度小风量 → 直接燃烧或生物法。
3. 运行成本:生物法<吸附法<燃烧法。
注意事项
1. 优先从源头控制(改进工艺、密封设备)。
2. 腐蚀性气体(如Cl2、H2S)需选用耐腐蚀材料(如玻璃钢、PP材质)。
3. 排放前需检测,符合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4554)。